时间:2022-10-01 12:59:30 | 浏览:2912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江城芜湖,在长三角中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说起芜湖,安徽人首先想到什么?从“傻子瓜子”到“三只松鼠”,从奇瑞汽车到航空小镇,从方特乐园到十里江湾……“十三五”以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的指引下,芜湖生态环境质量显著改善,空气优良天数比例达88.3%,“芜湖蓝”已成为芜湖人生活的标配;芜湖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取得良好成效,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拔地而起,皖江明珠、创新之城芜湖,正在“展翅腾飞”。
新兴产业集中 呈现“创新方阵”
“这根离心球墨铸铁管用在了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建设中”“这项发动机技术弥补了国内空白”“这套低温余热发电系统,提供了该企业生产所需一半以上的能源”……在芜湖市产业创新馆,各种瞄准前沿科技的创新产品让记者应接不暇,在充满科技气息的展馆里,一大批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大公共研发平台的创新成果,已经成为芜湖的“创新方阵”。
芜湖产业创新馆
涉及汽车产业、机器人产业、航空产业、现代农业机械产业、轨道交通产业、节能环保新材料产业、微电子产业、“互联网+”等八大产业,芜湖市创新馆展陈芜湖市130余家企业470余件代表性产品。展品以创新为核心,以产业为主线,围绕芜湖打造综合性国家产业创新中心的发展历程,重点展示芜湖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重大公共研发平台创新成果。
近年来,芜湖成功培育了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微电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现代农机等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埃夫特六关节机器人出货量居中国自主品牌第一位,中电科钻石飞机DA42出货量稳居国产第一,中车浦镇庞巴迪车辆成为全省首款出口海外的轨道交通产品。
芜湖产业创新馆
据了解,芜湖市拥有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一个自贸试验片区,一个新兴产业集中区,一个国家级综合保税区,七个省级开发区。包容多元的现代产业体系,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含量高、成长潜力大、核心竞争力强的优质企业。与181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往来关系,41家境外世界500强企业、数百家上市公司在芜湖投资兴业。全市共有上市公司23家,上市企业总市值超过7000亿元,总市值居长三角第8位。四大支柱产业2020年实现产值超3200亿元。
航空产业驱动 创新芜湖“起飞”
在众多创新产业中,芜湖最“网红”的当数航空产业。
中科飞机TA-20教练机是第一架“安徽造”JY飞机,拥有全球首款全碳纤维材料机身;华夏显示航空照明产品装备了70%以上国内现役飞机,市场占有率第一;航瑞动力拥有9款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油航空活塞发动机,在该领域打破国际封锁,填补了国内空白……全球首款、市场占有率第一、填补国内空白,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这样令人振奋的关键词频繁出现在“芜湖造”的航空产业领域。
安徽航空小镇
在芜湖航空产业的核心区域——芜湖市湾沚区安徽航空小镇,通用航空领域产业链小到齿轮零件,大到整机装配,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明星企业正在加速汇聚于此,一座“腾飞”的特色小镇驱动着创新芜湖迅速“起飞”。
近年来,航空产业在芜湖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弱到强……从中科钻石飞机开始,航空小镇已经吸引了一批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汇集。小镇核心区集聚整机制造、航空发动机、螺旋桨、航电及飞控系统、模拟器、航空部件、航空材料、通航运营、教育培训、维修保障等项目近90个,9家国家级和28家省级科技创新平台落户园区。
安徽航空小镇
随着航空产业的迅速发展,芜湖人的“航空梦”逐步被推到了现实舞台。2018年10月开工建设,2021年4月30日正式通航,芜宣机场作为4C级民用运输机场,这里建有11个C类机位站坪和2.5万平方米的国内航站楼,年旅客吞吐量175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1.8万吨、年运输飞机起降17857架次、年通用飞机起降15000架次。
“今年7月以来,进出港航班执行率和准点率已连续三个月达到90%以上。”芜宣机场经营发展部部长刘利广介绍说,“目前,芜宣机场共开通北京(大兴)、广州、深圳(2班)、天津、成都、重庆、西安、昆明、长春、佛山等10个城市共计11条客运航线,威海、无锡、深圳等三条全货机货运航线。”“北联京津冀,南通珠三角,连接西部重点城市群”的航线网络布局初步实现。
下一步,芜宣机场将致力建成为“客货并举,以货为主”的区域中心机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促进安徽地区高质量发展。
芜宣机场
芜宣机场
皖江“绿色”明珠 生态环保美城
因水而兴的芜湖,在大力发展产业创新的同时,更加重视水生态的保护。近年来,芜湖以硬措施推进水污染治理,在整治城区74条黑臭水体过程中,形成了“一城一主体”“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水模式,得到国家部委充分肯定,被评为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和水生态文明城市。开展长江干流岸线集中整治,新增长江造林4.9万亩,昔日布满小码头、小船厂、小堆场的生产岸线向生态岸线华丽转身。
芜湖沿江的“十里江湾”这张地标“名片”的重塑可谓是长江生态保护修复的一个“样本”。这里不仅大力整治了沿岸小船厂、小码头、采砂点混杂的“脏乱差”地带,还通过加快生态复绿、补绿、增绿,做到长江岸线1公里范围内应绿尽绿,因地制宜建设观景绿道、湿地公园等,打造绿色生态景观带,现在已经成为市民们的休闲胜地。
城市水生态要想保持好,“源头活水”最重要。
小桥流水,澄清见底,停僮葱翠,蹁跹飞鸟,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西北部、毗邻长江大桥的江东水生态湿地公园如同一轴美丽的生态画卷,为生态芜湖增添无限风光。
近年来,“江城”芜湖着力优化生态环境,投入7000万元,通过采取绿化提升改造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等措施,2020年7月建成江东水生态湿地公园,不仅成为了当地群众参与共享的绿意空间,而且成为打造生态芜湖建设的一张“新名片”。
芜湖江东水生态湿地公园
“这里的污水处理为芜湖城市的景观用水提供了水源保障。”芜湖三峡水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宽介绍道,项目采用“人工潜流湿地+强化处理湿地+生态涵养湖泊”工艺方案,对朱家桥污水处理厂一级A出水进一步深化处理,达到地表IV类水的指标后,送至板城垾、保兴垾水系上游补水点,改善其水动力条件和流域水生态环境,达到活水保质效果。
公园还用芦苇丛、水杉、松树、鸾尾等植被设计建成不同片区的湿地景观,长达3.7公里的步道穿梭其中,花光柳影,水木明瑟,给予游客沉浸式生态水域风光体验,为市民的休闲生活提供良好去处。如今,由于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引来各种水鸟嬉戏,更让这片水域焕发勃勃生机。
芜湖素有“半城山、半城水”的美誉,如今,这颗“皖江明珠”正在奋力打造智造名城、创新名城、开放名城、生态名城,站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起点,向着加快打造省域副中心、建设人民城市的新目标,开启了加快建设生态环保高标准的现代化芜湖新篇章。(记者 张毅璞 孟一凡 许梦宇)
中安在线 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江城芜湖,在长三角中承东启西、联南接北,是安徽融入长三角的桥头堡。说起芜湖,安徽人首先想到什么?从“傻子瓜子”到“三只松鼠”,从奇瑞汽车到航空小镇,从方特乐园到十里江湾……“十三五”以来,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大河网讯(记者 朱丽文 赵檬)9月26日,“河南这十年”主题系列开封专场新闻发布会召开,重点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开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就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上,开封市委副书记、市人民政府市长李湘豫介绍,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
芜湖新貌六月的江城芜湖,生机盎然。在这片创新热土上,被视为“赋能万物,连接未来”的工业互联网正步入发展快车道——芜湖在全省率先发布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及标杆示范培育行动实施方案;确定100家标杆示范企业,锻造全市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安徽芜湖,别称江城,最早为春秋时期吴国的鸠兹邑,西汉得名芜湖,至今已有2500多年历史。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美誉,她是近代江南“四大米市”之首,是长江水运的重要港口,是华东地区重要的工业、科教、商贸、文化重镇。悠悠岁月中,芜湖宛
【安庆的前途是星辰,和大海/摄自王千马】向上生长的安庆,让2018年调任安庆招商局主抓招商工作的汪久清,终于感受到了招商的乐趣——以前招商,是要什么没什么,现在的安庆,却已经进入“选资“阶段,也就是说,不是什么产业都能进得来。这和魏晓明时代
将铜陵、池州并入安庆,马鞍山并入芜湖,安徽沿江城市将发展更快有很多来自长江沿线的安徽人表示,希望沿江高铁的主线从芜湖和安庆经过,不要走合肥方向,这种想法是不对的。不管怎么样,合肥作为安徽的省会城市,是不可能绕过去的。之前有传言说,武汉谋求沿
发展的背后,都是客观的数据在支撑。浙江这次能成为共同富裕示范区,其实就是发展实力的体现。浙江的未来,前景是无限的。这次的浙江,不仅是要让杭州、宁波做大做强,更是需要其余各地市的协同发展。早在之前的规划中,浙江就提出了四大都市圈的方案。从规划
温州市区江心屿景区 温州市,简称“温”或“瓯”,是浙江省地级市,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东南沿海重要的商贸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温州地处中国华东地区、浙江东南部、瓯江下游南岸,东濒东海、南毗福建、西及西北部与丽水市相连、北和东北部与台州市接壤。全市共
南江城市公园位于南江县城红塔、黄金、朝阳三个新区的中央地带占地面积2.3万平方米总投资4000余万元于2013年6月开工建设当年10月投入使用公园在布局上分为彩叶林带隔离区生态景观中轴区果林坡地景观区和市民休闲娱乐区如今,城市公园不仅是三个
汉阳四新为何起不来?规划失误了,江城大道将四新劈成了两个世界五六年以前,大家都在炒作汉阳四新,说四新将怎样怎样。那时,我也在四新买了一个小房子。两年后,赶紧脱手了,因为我越来越看不上这个地方了。到现在,汉阳四新还是那个四新,除了大片大片的钢
来源:【中国农网】9月21日,湖北省武汉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江城百臻”正式对外发布。该品牌是由武汉市农业农村局牵头组织、武汉农业集团进行运营管理,覆盖武汉市全区域、全品类、全产业链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旨在构建以市级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区
2021年4月8日,是武汉解封一周年的日子。时隔一年,新京报记者重返武汉,用镜头呈现这座重新起航的城市。汉口站前,车水马龙,进出站的旅客络绎不绝;黄鹤楼下,游人排起长队,登高望远,一览江城之姿;高楼林立间,上班族们端着热干面边吃边赶路;东湖
安庆,安徽省地级市之一,这个名字对于很多人来说有着模糊的记忆,在于曾经的安庆府,桐城派加上曾经的安徽省会,安庆对皖南的文化辐射力也达到了巅峰。安庆之文风,与徽州之商贾,深刻影响了皖南各地方的发展进程,其效用持续至今。安庆文化,不仅是皖南文化
国内有很多因矿产资源而兴的城市,其中就有安徽省铜陵市,一座以“铜”命名的铜都,这名字取得名副其实。今天就让我们从卫星上的视角,看看铜陵市区的遥感影像。(铜陵市区)铜陵市区位于“黄金水道”长江边,得天独厚的水运优势,给铜陵发展奠定了先天条件。
连续两年位列安徽制造业发展增速十快区榜首;2019年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安徽A类县区第七位;中电建、中建材等一批“中字头”央企纷纷落户,成为“央企投资高地”……池州市贵池区追赶跨越的步伐,铿锵坚实,也是皖江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十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