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01 13:20:06 | 浏览:369
春光明媚,阳光正好,蓝天白云又开始成为芜湖的主角。近年来,在朋友圈里晒蓝天、秀白云已经成为芜湖居民的随手习惯,而这得益于芜湖空气质量的改善。
“2021年,芜湖重污染天气天数为:0”。在前段时间公布的2021年芜湖空气质量“成绩单”中,全年重污染天气首次“清零”成为最为亮眼的一项数据。近年来,芜湖致力于打赢“蓝天保卫战”,扎实推进污染深度治理,全面提升大气治理效能,环境空气质量呈现稳中向好、持续改善的趋势,“芜湖蓝”已经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最亮丽的底色。
▲蓝天白云下的芜湖单轨。
往年10月至次年3月,是重污染天气频发的时期,然而很多芜湖市民都有这样的感觉:现在,灰蒙蒙的雾霾天气少了,尤其是站在路口连红绿灯都看不见的重污染天气没了。“以前雾霾严重的时候,处处灰蒙蒙的,整座城市给人一种‘海市蜃楼’的既视感,而这种景象现在几乎见不到了。”家住伟星城的王思源对大江资讯记者说,如今,天气晴朗时从家里窗口往外远眺,青山绿水,处处分明。
▲芜湖城东。
芜湖人不断增强的蓝天白云的获得感,在空气质量“成绩单”里得到最直观的反映。2021年芜湖空气质量数据显示:2021年芜湖市PM2.5年平均浓度为3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9%,环境空气优良率为84.8%,大幅优于省下达的年度考核目标,达到空气质量国家二级标准。尤其是去年进入秋冬季以后,11月全月零污染天气,在雾霾多发的12月,污染天数较去年下降了33%,当月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18.7%,全年无重污染天气。
▲芜湖银湖公园。
芜湖持续改善的空气质量,在摄影师的镜头下,成为一张张充满魅力、震撼人心的“大片”里最抢眼的蓝天白云。吕云飞是一名摄影爱好者,尤其喜欢拍城市风貌,这两年“芜湖蓝”从“稀客”变成常态,让他拍出“大片”的几率高了很多。吕云飞说,十里江湾公园是摄影爱好者最爱的打卡点之一,他经常会登上滨江沿线的高楼楼顶,极目远眺,天气晴朗的时候,远处山脉轮廓都清晰可见,而这在几年前是很少见的。
▲获奖照片《外滩》。
如今随着无人机的兴起,芜湖滨江“天际线”的航拍照片也频频在朋友圈刷屏。“无人机拍摄对于天气的要求很高,如果空气质量不好,拍出来的照片都是灰蒙蒙的。”吕云飞说,在晴朗天气下,无人机拍摄的照片显得格外通透,尤其是蓝天白云映衬下的十里江湾,可以称得上是城市的“封面”。他在大龙湾“网红沙滩”用无人机拍摄的照片《外滩》,就获得了“寻找最美堤岸”摄影大赛一等奖。去年,他专门拍了一组风光照片,包括十里江湾,青弋江两岸,大阳垾公园、城东扁担河等地,“这些地方的照片以前我都拍过,但和过去一对比,如今的照片中除了日新月异的城市面貌,‘芜湖蓝’也成为照片最好的背景。”
为何过去的一年,芜湖能实现重污染天气“清零”?“芜湖蓝”近两年能频频出现在朋友圈?在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科科长王文婧看来,大气污染治理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芜湖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要归功于芜湖这些年全面发力“蓝天保卫战”,持之以恒地推进大气污染治理。从“蓝天保卫战”开展至今,芜湖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远眺长江。
其实,在“蓝天保卫战”之初,芜湖生态环境部门面对的是空气质量下滑,全省排名倒数的艰难困境。短短几年,芜湖市快速扭转了被动局面,PM2.5排名从全省倒数第四追赶到全省前四名。2020年空气质量改善幅度位居全省第二,达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实现历史性突破,首次成为全省5个全面达标城市之一。从一名“落后生”到“优等生”,芜湖是如何实现“逆袭”的?
发力“五控” 对“症”施策
“围绕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组织实施控煤、控气、控车、控尘、控烧‘五控’措施。”王文婧告诉大江资讯记者,市生态环境等部门夏季战臭氧,冬季治PM2.5,先后出台各类治理方案、技术指导意见30余项,争取各级资金1.4亿元,实施治理项目3000余个。针对芜湖老工业城市产业偏重的特点,坚持标本兼治,既抓面上问题的整改,更注重治本减排和结构优化,推动水泥、钢铁、玻璃等重点企业开展深度减排。
创新制度 奖罚分明
“空气质量好可以获得资金奖励,空气质量不好,不仅要上缴资金,还可能面临约谈。”王文婧说,2020年4月,芜湖市出台《芜湖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对全市71个镇(街道)和江北集中区试行分类排名、分类生态补偿,率先在全省首次将空气质量补偿机制延伸到镇(街道)基层,打通了大气污染治理最后一公里。通过排名公示、奖先惩后,充分调动了最广大基层单位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有力促进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水平的整体提升。
▲监测数据。芜湖生态环境局/摄
科技治理 联防联控
全面构建大气污染治理的“情报网”,不断完善监管的“工具箱”。按照所有镇(街)全覆盖的标准,建成国标空气质量监控站75个,建成了全省首个市级空气质量预报预警平台,形成3天以上预报预警能力;实施颗粒物、臭氧来源解析,编制大气污染源清单,抽丝剥茧,科学溯源,逐步锁定主要污染源,依托专家排查+智慧数据平台、“人防+技防”等让大气污染治理更精准。此外,实施联防联控,芜湖市生态环境、气象部门建立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合作机制,联合设立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共享数据信息,大数据模型模拟评估不同方案的减排成效,为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治理提供“芜湖方案”。
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今年,“蓝天保卫战”将迈入新的阶段。王文婧对大江资讯记者说,未来芜湖将重点聚焦冬季、夏季两个关键时段,打好重污染天气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油货车污染治理三个标志性战役,力争继续保持重污染零天数。
每一个蓝天数据的改善,都需要付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而数据改善的背后,是“芜湖蓝”已经成为芜湖市民生活的标配。“以前一遇到蓝天白云的好天气,就兴奋得不行,拿起相机就往拍摄点跑,现在‘芜湖蓝’见多了,早就习以为常,变得淡定了。”吕云飞很有感触地说。
▍记者:季鲲
▍图片:吕云飞
▍编辑:安妮
芜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城市,这座网红城市正是奇瑞QQ冰淇淋的大本营。热度居高不下的奇瑞QQ冰淇淋的产品定位明确,是一款老百姓买得起的精品小车,自带网红属性,还未上市销量就超过6万辆。未上市先火,说的就是这款车。这次来芜湖试驾这款纯电小车,开起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高晓燕 李军【核心提示】“发愤图强,重振雄风”,省委对株洲寄予厚望。“培育制造名城,建设幸福株洲”,株洲正铺陈未来蓝图。找出不足,找到差距,才能知道向何处发力。跳出株洲看株洲,在全省、全国这个更大的“盘子”上审视株洲
江南重镇,精彩芜湖。作为安徽省16个地级市之一,芜湖是长三角地区重要的城市,也是华东地区重要的教育科研基地,境内汇聚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安徽信息工程学院、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等高校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全市有5个市
今日地名: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太史慈子义弋江区(340203),在安徽省芜湖市区南部、青弋江南岸。面积232平方千米,人口34万(2020年)。辖10个街道、1个镇:中南街道、马塘街道、澛港街道、火龙街道、白马街道、南瑞街道、三山街道、保定街。
六郎花海湿地的粉黛乱子草粉色花海遭到游客小部分踩踏当下正值粉黛乱子草的花期,很多景区打出“网红草”的名片吸引游客,芜湖景区的秋天也因为这种如梦似幻的粉色花海增添了不少魅力。记者了解到,因为粉黛乱子草花海是游客的打卡胜地,很多外地景区的花海惨
为进一步普及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帮助未成年人学法、懂法,提高未成年人的法治和维权意识,提升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民生工程的的知晓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南陵县烟墩镇专项安排开展了法律援助民生工程进校园活动,司法所所长定期赴辖区学校,通过“三举措”
2020年10月27日上午,安徽芜湖,繁阳镇区人大代表第二、三小组20余名代表赴南陵县烟墩镇霭里村考察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行走在清洁干净的美丽乡村,代表们一边兴致勃勃地察看霭里村整体建设情况,一边认真聆听陪同考察的烟墩镇人大负责同志
“丫山美啊丫山丫,丫山的丫头伴着牡丹花……”这是芜湖人耳熟能详的一首《丫山迷歌》,唱出这里江南山水的独特魅力。这里南有原生态的小格里森林公园,北有水波浩淼的万亩水乡奎湖;东有千年古镇弋江,西有乌霞奇峰怪石。名山秀水孕育这块灵秀的土地,李白、
大江网/景德镇头条客户端讯 近日,景德镇市珠山区商务局副局长徐敬一行赴芜湖启迪之星基地考察调研。首先,芜湖启迪国际技转总监、启迪之星执行总经理汪洋对珠山区政府领导一行的到访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启迪控股、启迪之星及启迪国际技转业务模式、近年发展
赣州,似乎并没有太大的知名度,更多的人只是听过它下面的瑞金、于都。瑞金是中央苏维埃临时政府所在地,于都是长征集结出发地,赣州,有什么呢?赣州集结了十八个县区的精华,被称为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世界钨都。它拥有3.9万平方公里的面积,